會考學測國文系列——語感哪裡來?有公式嗎? (好書推薦文)
之前寫過一篇文章『會考國文變化 如何提升語感?』,這篇文章中建議的參考書是給學生「打底」用的,如果跟著莊老師建議的參考書走一次,學生能運用的語彙自然會提升一些,但是還是容易在「選詞」測驗卡關,就像學生、家長經常抱怨的
「怎麼會是這個答案?我第一個就刪掉了!」
「我對這個選項沒有感覺……」
「我又不是詩人,我怎麼會?!」
「我沒有國文的語感,英文都不會這樣考……」
所幸,最近遇到了一本好書,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其中的公式。
看了蔡淇華老師的《寫作吧!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》,莊老師不僅看到了精采的心智圖,更雀躍的是每個單元都提供了一些例句,剛好可以幫助不喜歡閱讀書情文字的考生提升語感。
以下題目摘自書中:
# 1. 不是要贏在 _________,而是要贏在 ___________。
A轉折點 B起跑點
# 2. 你 _________ 討厭臉書,但是你不能放棄利用社群媒體改變世界的機會。
A可以 B不可以
# 3. 黑暗 → 黑而不暗
例句: 有希望,就不怕黑暗!記得,只要不放棄希望,我們就能創造「黑而不暗」的時代。
# 4. 光耀 → 光而不耀
例句: 在職場要發光,但別佔盡鋒頭,免得被沒能力的人打壓,這叫做「光而不耀」。
#1-2 出自〈5.從無感的「習慣領域」拉到有感的「忽略領域」──另闢戰場法〉
#3-4 出自〈4.「失而不敗」,找到你的敦克爾克灘頭──二元拆字法〉
有興趣的同學買書來讀讀吧!
全站熱搜